第(2/3)页 这对三人来说是极为丰厚的封赏。 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”开头的圣旨,不是什么官儿都能接到的,很正式。 锦衣卫的员额,分为世袭或非世袭。 皇帝喜欢给武将授世袭锦衣卫员额。 譬如有人是祖上传下来的世袭锦衣卫千户。但实际上他不一定能补锦衣卫实缺。名义上领饷,实际不管事。 常风的员额最初是他爹花银子买的,非世袭。因为世袭锦衣卫员额需皇帝钦赐,没有运作空间,根本买不到。 如今得了世袭恩赏。儿子常破奴长大后可以领指挥同知的俸禄、他孙子也可以领,子子孙孙无穷尽也。 这是个金饭碗,一直可以吃到大明朝分行李散伙儿。 至于张永受赐“壮勇”.太监赐号,是郑和一类功勋卓著的太监才能享有的恩荣。 徐光祚因本就是公爵世子,地位高贵。封赏低了不符合他的身份。故赐正二品武官衔。 不过跟“世袭”一样,赐衔也不一定领实职。 单论官品,徐胖子现在比锦衣卫指挥使牟斌还要大两级。 三人进了京,在钱能的引领下,来到乾清宫找弘治帝复命。 弘治帝见到三人,夸赞道:“你们这一回辅佐襄敏公有大功。” “张永,王越生前给朕的奏折上,说你颇有领兵才能。是不可多得的悍将。” “徐光祚,你虽身份高贵,却能身先士卒。负伤六处仍能奋勇杀敌,立下斩将之功。中山王在天有灵,会为你感到骄傲。” “常风,还得是你!督粮、军情两事,办得妥妥贴贴。还在战前为襄敏公弄到了鞑靼的兵力部署、用兵方略。” “你要学襄敏公。做个能文能武的能臣。今年春闱还有半月就开始,你回京正是时候。” “朕批你半月假,你回家去准备应试吧。” 弘治帝对王越颇为尊崇。口称“襄敏公”。他现在不怕文官们在他厚待王越这件事上多嘴多舌。 一俊遮百丑,王越平定西北,病故军中。没有人会再去说他的坏话。 常风回了家。近一年的西北之行,让他皮肤被晒得黝黑。 刘笑嫣、常恬、常破奴、刘秉义、九夫人等人见到常风,一家团聚,欢欢喜喜,自不必说。 饭厅之内,一家人吃着饺子,庆贺团圆。 小虎也破例被放进了饭厅。在常风的身边摇着尾巴,拿脑袋蹭他的腿。 刘秉义道:“贤婿啊,你立下大功,平安归来。真是可喜可贺。” “皇上赐了你世袭指挥同知。看着吧,明天来贺喜的人,恐怕又要踏破门槛了。” 常风说了句实在话:“这次立功,不是小婿的能力多强。只是运气好罢了。” 常恬道:“昨日进宫,皇后娘娘还跟我说呢。皇上这几日对你赞不绝口。说你是大明最锋利的匕首。无论在京城还是边塞都能斩杀魑魅魍魉。” 匕首,见不得人的暗刃尔。 常风苦笑一声。这个评价,他搞不清是贬低还是褒奖。 从军近一年,军旅清苦。回了家,自然要饱餐肉味儿。奈何妻妾不同房是古训。 当夜上半宿,常风在正妻刘笑嫣房中。 下半宿,常风在九夫人房中。 这一夜,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。阎王见之胆寒,玉帝见之老脸一红。 果如刘秉义所言。翌日上晌,来常府贺喜的官员络绎不绝。 常风让刘秉义挡在府门外,对不相干的人,只说他旅途劳顿病了,不便见客。 唯有锦衣卫的袍泽,和常风的几个文友可入府。 钱宁、石文义、王妙心来到了客厅之中。 一番嘘寒问暖后,常风问:“我走了小一年,京中情势如何?卫中情势如何?” 钱宁答:“文官越来越蹬鼻子上脸了!皇上想修座庙宇,还不是从国库拿银子,是用内帑。” “一个小小七品御史,竟敢在早朝时对皇上横加阻拦。” “内阁那老三位,也越来越托大。皇上的旨意,他们动不动就封还驳回。” 文官势力自弘治朝坐大,的确是事实。 石文义插话:“娘的。兵部的几个郎中、主事,上个月竟大模大样来了咱们卫里。清查锦衣卫员额。看有无倒卖员额之事。” “若不是牟指挥使拦着,我高低得办他几个,把他们塞进诏狱。” 锦衣卫员额私下倒卖是积习陋规。想当初常风的员额就是他老爹散尽家财买来的。 常风沉默不言。司礼监、厂卫是皇帝制衡文官最好的工具。 奈何当今万岁仁厚,不怎么愿意用家奴收拾外臣。他这个锦衣卫的大佬也没有办法。 再说句题外话,弘治朝的锦衣卫,可能是大明十六帝、十七朝中名声最好的。换言之,也是势力最衰,权力最小的。 常风道:“罢了,不说这事儿了。卫里呢,最近有什么大差事?” 钱宁答:“皇上一向重视国家抡才大典。今年春闱也是一样。” “去年冬皇上就下了旨。让咱们锦衣卫严查科举弊政。定要保证此次春闱公平公正。” 常风笑道:“我考了三次春闱。次次名落孙山,这回考第四回,可能又是落榜的结果。” “等到春闱会试结束,我再正式回锦衣卫办差。” 石文义道:“常爷自谦了。您这回一定会试拔贡,金榜连登!” 常风摆摆手:“吉祥话就不用说了。我有几斤几两自己清楚。” “再说去了西北一年都没看过书,没练过制艺文章。” “能离入榜少差几个圈,我就心满意足了。” 谈完了会试的事,常风对石文义和钱宁说:“你们二人先回卫里。妙心兄留一下。” 钱宁、石文义离开了大厅。大厅中只剩常风、王妙心二人。 常风道:“‘黑柳’巴勒孟旰背叛了南镇抚司,投靠了小王子。” “‘磐石’哈达依旧忠诚于大明。” “这一回,我险些中了巴勒孟旰的奸计。” “你们南镇抚司想个法子。在草原上散播谣言,就说此次西征,鞑靼的军情是巴勒孟旰泄露给咱大明的。” 王妙心道:“您是说,用反间计除掉巴勒孟旰?” 常风点头:“正是如此。做戏要做足。巴勒孟旰三十多年前去了草原。他的家人都留在了大明。” “他虽在草原有了新家。老家应该还在京城里。” “你查一下。挑一个他家的男丁,补入锦衣卫,当个总旗。” “秃鹰会在京中尚未根除。他们应该会把这则消息传到草原。” 王妙心拱手:“常爷放心。我知道该怎么做。” 常风道:“使反间计,不光是为了除掉巴勒孟旰。也是为了保护忠诚于大明的哈达。” 说句后话。八个月后,南镇抚司的反间计成功。巴勒孟旰被小王子剁碎喂了鹰。 (注:这种后话,是一笔带过,后面不会再去写。交待下配角小反派的结局。别喷了,根本不是挖坑。) 常风跟王妙心又聊了一会儿。他突然想起了什么:“张采这小子很能干。此次西征鞍前马后,颇有功劳。” “你回去跟牟指挥使说一声,升张采一级。让他当个副千户。以后还是跟在我身边。” 王妙心点点头:“成。那我就先回卫里了。” 下晌,常风派人请来了三位文友切磋制艺文章。分别是妹夫黄元、吏部“小侍郎”文选司郎中张彩;举人王守仁。 王守仁还带来了一位他的好友,名叫张璁。 张璁跟王守仁年龄相仿,二十多岁。他和王守仁脾气相投,好得就差穿一条裤子。 黄元、张彩都是有进士功名的。是常风、王守仁、张璁这三个举人的科场前辈。 他们二人出题。常风、王守仁、张璁写破题、承题。 写完破题、承题。张彩和黄元细细品读,点评。 黄元心直口快:“守仁兄的文章字字珠玑,钟灵毓秀,颇有灵气。比我的制艺功夫要强得多。” “我看本科守仁兄定然高中进士。或许还会跻身一甲或二甲前列。” “大哥的文章嘛.中规中矩。我若是考官,在取与不取之间。” “至于张璁张老兄的文章.一言难尽。” 黄元虽出身棺材铺,但已做了许久的皇亲,情商见长。 低情商:狗屁不通。 高情商:一言难尽。 张璁属于资质平平但很努力的失败做题家。 他今年二十六岁,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会试。接下来,他会连考七科不中。直到四十七岁才得中进士,步入官场。 此人,乃大明历代首辅中,最为大器晚成者。 且说常风与黄元等人正在探讨制艺文章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