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六章 农村发展新思路-《逆流2002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我很少看省内的新闻,毕竟我又不在这边发展。我老丈人那边我跟他聊过,他对于我们的这个计划比较看好,不过真要搞好,就看你这父母官了。”

    张楚的老丈人说的这些话,其实还是在跟张楚聊过之后想到的。往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对于一些东西也有自己的需求。

    对于一些传统的吃食,他们会有自己的爱好,而不是以前那种有的吃就好,没什么挑剔。这个时候这边搞一些特色作物啊,特色吃食啊,反而会更有市场一些。

    湘省这边一些原本就有的东西,好好经营下去一样有市场。比如这边的黄花菜,这边的油茶,这边的金银花等等,这些只要引导下都可以好好发展起来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这边有的东西,要发展并不需要花费多大的力气,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下就好,这要省很多事情。

    除了在这些种植方面想办法,还有这边的养殖业,一样能够发展起来。这些东西只要引导下,都能发展成一些规模出来。重要的是能销售出去,这块就需要张楚帮忙了。

    张楚加入进来自然不是为了学雷锋做好事,他得给自己挣钱。这边的产品出来,包装销售就由张楚来搞,双方共赢。

    除了这些,鉴于这边的耕地现在种的人越来越少起来,有很多的耕地慢慢的被荒芜下来,张楚他们还有一种变通计划。

    那就是按组或者按一个大队来,把组里或者大队里所有的耕地,林地这些按人口的数量组合到一起。然后以耕地亩数入股,试点搞批量生产种植。

    张楚家乡这边现在已经开始引进了收割机和插秧机,但是因为这里所有百姓的耕地有点散,这边并没发展起来那种规模化种植出来。

    而张楚给蒋靖的意见便是可以试着这样去做,这个其实在后世并不少见,但是这时候却很少,算是一种创新了。

    种植的东西不再是以前那种单家庭自己想种啥就种啥,而是统一规划,然后统一按照田亩数分配利益。中间的收割之类的事情,按人工给工资。

    这种规模化种植比散种好处要多不少,第一个耕种的人数不用那么多了,可以用机械化代替,解放了生产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