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文章短小精悍,文字通俗易懂,适合普通老百姓和小知识分子阅读的《每日快报》,读者多是社会的中坚力量。 以娱乐、八卦、体育、丑闻为主的著名八卦报纸《每日镜报》,基本不涉及政治,但是喜爱调侃政治人物和抨击政党政策。 以及以中下阶层读者为根基,在上流社会臭名昭著,却又销量极高的《太阳报》。 值得一提的是,资料上显示,《太阳报》在1969年被鲁伯特·默多克给收购了。 当然,现在鲁伯特·默多克深知类似“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”的道理,所以尽管此时他已经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媒体大亨,且在英国、美国、加拿大等国都有了媒体,但是他还没有成立在未来赫赫有名的新闻集团。 此时浮在明面上的只是澳大利亚新闻有限公司。 上面的这些报纸,都是英国全国性的大报纸,销量从七八十万份到几百万份不等。 在这个世界上,话语权是极其重要的一种权利,从古至今的掌权者都知道,这是能够影响政权的力量。 夏禹来到伦敦,心中想法和目标十分地多,但是他一个华人想要堂堂正正地进入别人的圈子,让政客和资本家对他重视,就需要有让别人重视的东西。 并且因为他的算计很依赖英国的政治,所以斟酌之后,还是选择从媒体行业切入。 只要他握住了一定的话语权,正值激烈交锋的几个政党都会对他伸出手,希望它提供帮助。 当然前提是需要他的话语权足够的重。 也幸好,因为英国曾经殖民全球,英裔后代遍布全球,所以相对于美国,英国媒体行业对外的限制并不多。 鲁伯特·默多克是澳大利亚国籍,英国是澳大利亚的君主国,所以鲁伯特·默多克有资格买下《太阳报》,甚至后来买下第一大报《泰晤士报》,以及欧洲最大的天空电视台。 而香江此时也还是英国的殖民地,夏禹是香江户籍,理所当然算是英国公民,他也是有资格买报纸的,英国法律没办法限制夏禹。 有需求、有资格、有资本,夏禹当然要好好挑选收购目标。 看完所有资料之后,夏禹思考良久,从中拿出了两份资料,分别是《金融时报》和《每日电讯报》! 这两份,是最适合他收购的报纸! 《金融时报》是颜文翰的老上家,创办于1888年,是英国最好,也是世界闻名的商业和财经报纸,此时全球日总销量在130多万份,期中70的销量由国外贡献,到了后世《金融时报》更是以844亿英镑的价格易主日经新闻集团。 虽然到了后世,因为《金融时报》积极拥抱互联网,所以读者几乎转移到了电子端订阅,纸质方面订阅就较少,日发行量也就几十万份,但是其电子订阅的读者拥有六七百万。 但是在这年月,互联网还未出现时,《金融时报》的日发行量还在一百万份以上。 此时的《金融时报》集团,归属于培生教育集团,培生集团持有其71的股权。 并且《金融时报》集团又持有《经济学人》公司50的股权。 而《经济学人》公司是世界四大财经杂志之一的《经济学人》的拥有者。 所以夏禹只要收购了《金融时报》,就可以顺便把《经济学人》杂志也给收购了,夏禹顷刻间就可以打造英国最大的财经新闻公司,成为财经新闻领域的无冕之王,影响力可想而知。 到时候,香江有《九鼎日报》和《经济》周刊,英国有《金融时报》和《经济学人》杂志,只要一整合,一个大区域性的传媒帝国就建立起来了,想想就让人激动 第(2/3)页